我相信,我感动
此案例为我校李凤遐老师的亲身经历。我在偶然的机会听到了这个故事,李老师对学生的爱、李老师的教育智慧,在其中展露无遗。我不忍其随时间的流逝而淹没无闻,故将其记录下来,供有心人借鉴。
(一)叙述
班级近期暮扫和常规状况令李老师不太满意。该如何处理呢?与同学们商量后,李老师决定在班级中设立一个新的岗位——值日班长。从周一到周五,每日一名,负责维护班级常规、卫生,督促同学们及时做好自己的那份工作。全班同学按照学号,从1号到最后,轮流担任。
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。李老师深知一个新的制度实施后,开始的几天是最重要的。第一天的值日班长是小朱。这是个开朗的女孩,很讨人喜欢,不过有点大大咧咧。她会不会忘记自己的职责呢?李老师有点放心不下。还是提醒一下吧!在教室里,李老师走到她的旁边,轻声的说:“今天你是值日班长,别忘了。”“嗯,我记得。”在这一天中,这样的提醒有三次。
放学了,李老师照例来到教室看一看。这样既可以了解班级情况,也是与同学们交流的一个机会。咦,小朱怎么不在?不要说督促同学,连自己的那份劳动也没有做好。还好,其它同学不太计较,帮小朱完成了该做的那份工作。
到底是怎么回事?是她忘记了,还是有什么意外发生?李老师赶紧打小朱电话。电话无人接听。十分钟后,还是如此,半个小时后还是如此。一个小时后,她终于回电了,她说:“凤妈,我忘了……”
凤妈,这是孩子们对李老师的称呼。
周一,小朱找到李老师。
“凤妈,对不起,上周五我忘记了。”
“嗯,那你该怎么弥补呢?你说说看。”李老师不追究事情的原因,而是直接让小朱提出解决方案。
“我一个人晨扫一周。”晨扫是三个人的劳动量,而且要来得很早。
“是不是有点重了?”李老师提醒道。
“不重,不重。这样好让我长长记性。”孩子如释重负的说。
解决方案就这样定下来了。
(二)讨论
“李老师,您真的相信她忘了?”我问道。李老师有三十多年的教龄和班主任生涯,获得无数的荣誉。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前辈会被学生蒙了,我不相信。
李老师,微笑着,笑得那么慈祥,那么智慧。然后缓缓说:“我相信。”
“这怎么可能啊!您再三提醒,她还能忘,不合情理。再说,她要真的忘了,您电话一打,她还不立即反应过来。早该及时回电了。”
李老师依然是满面的笑容,显得更加的从容和博大。“无论她说什么我都相信。这个时候再去追问她是不是真的忘了,已经没有意义了。信任她,会有惊喜。”
是啊,我们老师的工作目的是什么?是为解心头之恨吗?不是。是惩罚孩子吗?也不是。是为了教育孩子啊,是为了她们能够成长,能够完善自己。若对这个目的有利,不那么“执着”的寻求“真相”,也许更好吧。
(三)余音
三天后,李老师在自己的QQ空间中写道:上周五忘记执勤的班长,自罚包干区晨扫一周。这样的好学生,我感动。
第二天早上我吃早餐遇到李老师,她高兴的告诉我:孩子在我的空间说说里第一个点了“赞”了哦。
看着李老师笑着眯起的眼神,我顿悟:由“我相信”到“我感动”这种升华,来自于师生间那条“信任”线,这条信任线有利于学生成长,更让老师幸福
评论